Linux磁盘管理命令
Linux磁盘管理命令
简介
fdisk:用于创建、删除、修改磁盘分区。mkfs:用于创建文件系统。mount:用于挂载文件系统。umount:用于卸载文件系统。df:用于查看磁盘的使用情况。du:用于查看文件或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。parted:用于创建、删除、修改磁盘分区(支持GPT分区表)。lsblk:用于列出系统上的所有块设备。blkid:用于显示块设备的UUID、文件系统类型等信息。hdparm:用于查看和设置硬盘的参数。smartctl:用于查看硬盘的SMART信息。badblocks:用于检查磁盘上的坏块。dd:用于数据备份和磁盘克隆。gparted:图形化的磁盘分区工具。LVM (Logical Volume Management):提供逻辑卷管理功能,如创建、删除、扩展逻辑卷等。
详细介绍
Linux 中常用的磁盘管理命令:
fdisk简介:
fdisk是一个磁盘分区工具,用于创建、删除、修改磁盘分区。它主要用于管理 MBR 分区表。语法:
fdisk [options] <device>常用选项:
-l: 列出磁盘分区信息-u: 使用扇区作为单位
示例:
fdisk /dev/sda: 进入/dev/sda磁盘的交互式分区界面fdisk -l: 列出所有磁盘的分区信息
parted简介:
parted是一个更加强大的磁盘分区工具,支持 GPT 分区表。语法:
parted [options] [device [command [options...]]]常用选项:
-l: 列出磁盘分区信息-s: 以脚本模式运行
示例:
parted /dev/sdb: 进入/dev/sdb磁盘的交互式分区界面parted -l: 列出所有磁盘的分区信息
mkfs简介:
mkfs命令用于创建文件系统。语法:
mkfs -t <type> [options] <device>常用选项:
-t <type>: 指定文件系统类型,如 ext4、xfs 等
示例:
mkfs -t ext4 /dev/sda1: 在/dev/sda1分区上创建 ext4 文件系统
mount简介:
mount命令用于挂载文件系统。语法:
mount [-t <type>] [-o options] <device> <dir>常用选项:
-t <type>: 指定文件系统类型-o <options>: 指定挂载选项
示例:
mount /dev/sda1 /mnt: 将/dev/sda1分区挂载到/mnt目录mount -t ext4 /dev/sda1 /mnt: 将 ext4 文件系统挂载到/mnt目录
umount简介:
umount命令用于卸载文件系统。语法:
umount <device>或umount <mount_point>示例:
umount /dev/sda1umount /mnt
df简介:
df命令用于查看磁盘的使用情况。语法:
df [options] [file|directory]常用选项:
-h: 以人性化的格式显示磁盘容量和使用情况-i: 显示 inode 的使用情况
示例:
df -h: 显示所有挂载的文件系统的可用空间df -h /home: 显示/home目录所在的文件系统的可用空间
du简介:
du命令用于查看文件或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。语法:
du [options] [file|directory]常用选项:
-h: 以人性化的格式显示磁盘空间-s: 仅显示总计
示例:
du -h /home: 显示/home目录及其子目录占用的磁盘空间du -sh /home: 仅显示/home目录本身占用的磁盘空间总计
dd简介:
dd命令用于数据备份和磁盘克隆。语法:
dd [options] [input_file=input] [output_file=output]常用选项:
if=<file>: 指定输入文件of=<file>: 指定输出文件bs=<bytes>: 指定输入/输出块大小count=<blocks>: 仅复制指定数量的块
示例:
dd if=/dev/sda of=/dev/sdb: 将/dev/sda磁盘的数据完全克隆到/dev/sdb磁盘dd if=/dev/zero of=/swapfile bs=1M count=2048: 在当前目录创建一个 2GB 的交换文件
